据说现在年轻人开始读毛选了
据说现在年轻人开始读毛选了,这里分享一下我读毛选的经历。
1. 我第一遍读毛选是读研那会儿,当时在交大图书馆借了一套1991年人民出版社的4卷本,当时囫囵吞枣读完一遍,没什么感觉。后来做投资了,认识了一群对毛选感兴趣的朋友,就聚在一起读了三年,每年读一遍。
2. 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是硬啃一遍,虽然文章意思都能理解,但对撰写前后的背景了解很有限,尤其是毛个人的境遇,连个皮毛都不知道,当时读的时候大家也比较随意,扯淡吹水聊野史居多。
3. 第二遍读的时候就有意识读周边材料,结合大量辅助书籍来读,用来了解教员写文章前后的背景。这里推荐两本,一本是《***年谱》,一本是《***文集》,都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的。
4. 这两本资料客观性不错,高华这样评价:“虽然在资料的选择上有取舍,但基本上是根据档案编写的……的确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。”其他周边书籍也可参考,但首推这两本。
5. 然后我把4册毛选分成5个阶段:早期(1925-1929),低潮(1930-1934),重生(1935-1939),崛起(1940-1944),破晓(1945-1949)。结合周边材料后,就很容易理解每篇文章的写作初衷。
6. 第二遍也读了一年,中间穿插大量其他书籍和材料,一旦打开,就会发现历史是个无底洞,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进去。
7. 第三遍读的时候,我们又跳出了时间框架,而是分成7个方向来读:1. 调研方法 2.组织建设 3. 宣传工作 4. 军事思想 5. 统一战线 6. 权力艺术 7. 哲学理念。当时请了不少外部学者和专家过来讲。
8. 这一遍读的时候,就会结合我们实际遇到的管理和战略问题,反复去讨论,会比较有收获,比如第一卷第一句话“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,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”,就是无比高能的一句话。
9. 很多时候大家讨论半天陷入沉默,都会蹦出一句话:“真心牛逼!”
10. 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种毛选,对我来说,毛选就是一本创业和管理学教材。当然,这本教材不可能教你OKR,也不会教你绩效管理,但他能给你带来很多战略上的思考。总之,花的时间都很值。
11. 最后说一段历史:中国上一次读毛选热是1990年。当时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积压了近十年的毛选全部售罄,还有读者络绎不绝地前来询问,第二年6月出了新的修订版,半年就卖出了超过1000万部。
12. 北京的《大学生》杂志社召开的小型研讨会,分析潮流背后的深层原因。主持人问一位叫辛鸣的北大研究生"你怎么看正在兴起的***热",这位熟练掌握红色诗词的高材生引用了一句教员的诗:
"今日欢呼孙大圣,只缘妖雾又重来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