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温在大臣家避暑,家中妻女儿媳挨个被临幸,大臣的应对令人叫绝
五代十国,是一个充满着战乱、阴谋和杀戮的时代,上至皇帝,下至平民,皆朝不保夕。皇帝想保住龙椅,官员和将军们想保着项上人头以及权势,而百姓们只想有口饭吃。因此在五代,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,每个人都只有一种想法,那就是“活着”。
张全义,是五代时期的大将。在黄巢义军所建立 的大齐政权、残唐政权及后梁、后唐政权中都身居高位,他虽身处政治漩涡之中,却能片叶不沾身,以富贵和高寿善终于家,简直堪称奇迹。那么张全义到底有什么保身之道呢?
张全义出生于唐朝,家族世代都是老农民。二十岁时,张全义在县里担任啬夫,专门掌管诉讼和赋税。由于县官仗势欺人,张全义一怒之下,参加了黄巢的军队。
之后,张全义随黄巢南征北战,立下了无数战功,并和黄巢一起杀入长安,建立了大齐政权。但由于大将朱全忠(即后来的朱温)的背叛,大齐政权最终归于失败。黄巢战死后,张全义带着家眷,投奔了河阳节度使诸侯爽。在招安前,诸葛爽和张全义曾经同为齐军大将,因此诸葛爽痛快地收留了他。
诸葛爽死后,他的部将们为了争夺节度使的位置,进行了激烈争斗。实际自中唐以来,这已经是藩镇内部的常见戏码。谁拳头大,谁就能担当节度使。最终,张全义与李罕之组成了同盟,击走了诸葛爽的儿子———诸葛仲方。
事成之后,李罕之就任河阳节度使,而张全义则被授予河南尹之职,坐镇于洛阳。一开始,李罕之与张全义还亲如兄弟。但时间一长,两人的矛盾就开始显现。
张全义是个相当实在的人,从未忘过本。他生性勤俭,善于抚驭军民,虽然几 乎遍地盗寇,仍然重视农业,劝耕务农,因此, 其仓库中堆满了粮食,给养也就不成问题。然而李罕之呢?却是个十足的强盗,除了抢掠杀人,他根本不懂如何治国理民。因此,李罕之的地盘经常出现断粮的情形,甚至还不得不用人肉充作军粮。
为了维持军队,李罕之经常向张全义假借布匹和军粮。一开始,张全义还尽量满足。但到了后来,李罕之却越来越过分,只要张全义交付钱粮稍微慢了一点,就将张全义使者用镣铐看押,进行野蛮的毒打。
对于李罕之的暴行,张全义的部将都十分愤慨。他们纷纷表示:“以后李罕之再来要粮食,我们不给他!”然而张全义却故作窝囊地说:“怎么能不给呢?”于是无论李罕之怎么羞辱他,张全义仍“要钱给钱,要粮给粮”。
久而久之,李罕之便认为,张全义就是个窝囊废,甚至他直接对部下说:“张全义就是个乡巴佬,有什么值得害怕的?”这句羞辱传到张全义耳朵里,他也丝毫不生气。
渐渐的,李罕之对张全义失去了警惕,于是他抽调全部兵马,开始进攻晋州等地。谁知李罕之前脚刚走,张全义便发兵攻打河阳,瞬间攻克河阳三镇,妻儿老小都成了张全义的俘虏。
李罕之不甘心失败,于是他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组成联盟,对张全义反戈一击。在李克用凶悍的沙陀兵面前,张全义一再战败,被迫困守河阳城,粮食慢慢都吃尽了,城破只是时间问题。
因此,张全义不得不以妻儿作为人质,向自己的老同事——远在汴梁的朱全忠借兵。接到求援信后,朱全忠认为这是一统中原的好机会。于是他派兵前往河阳,一举击溃了李克用的部队,解开张全义的重围。
击溃李克用后,朱全忠成为中原最大的军阀。于是朱全忠加快了篡夺唐朝的步伐,最终他废黜了唐昭宗,自立为帝。而张全义则继续领有河阳,同时加封魏王。
由于张全义曾两次背叛主上,因此朱温(朱全忠改名)对他极其不信任。面对朱温的威逼和凌辱,张全义只能忍气吞声,夹着尾巴做人。对于朱温的要求,张全义从来都有求必应。朱温所要求的钱粮、布匹、铠甲,张全义总能准时送达。
朱温见实在抓不到张全义的把柄,于是他决定最后再试探一下。于是他以避暑之名,借住在张全义家。众所周知,朱温是一个连自己儿媳妇都能霸占的色中饿鬼。在张全义家,朱温在一个月内竟将张全义的妻子、儿媳、女儿全部淫尽。
面对如此的羞辱,张全义的儿子子张继祚“愤耻不自胜”,抽出刀来,一定要干掉朱温。然而老谋深算的张全义却按住儿子的刀柄:“当年我们在河阳被李罕之围困,粮尽之时,只能靠吃木屑勉强维 持。眼看着已是死在朝夕了,幸亏大梁兵到,才救了我们全家。这种大恩大德可不能忘记啊!” 继祚这才强忍着没有动手。
最终,张全义以过人的隐忍,躲过了朱温的猜忌。等朱温一死,张全义立即露出本相。他与大梁宿敌——河东李存勖取得联系,暗中在梁朝内部搞破坏。在张全义的情报支援下,李存勖最终攻克汴梁,颠覆了梁朝。朱温的子嗣几乎被杀尽,张全义终于大仇得报。
李存勖称帝后,张全义不顾老朽之身,进入洛阳拜见了皇帝。而李存勖则褒奖了张全义的功劳,并将之改封为齐王。
公元926年,75岁的张全义病死于家中。他一生历事三朝,以高官厚爵而善终,而他的隐忍,是其保全家族和富贵的关键。朱温之所以逼淫张全义的女眷,就是为了将他逼反,好除之而后快。但是张全义却以惊人的忍功,硬是选择压住怒火。等朱温死后,不仅报了仇,而且还向新朝交纳了“投名状”,真不愧是五代第一“忍者”。